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集團新聞
8月29日,中國華融(股票代碼HK:2799)發布經8月28日董事會審議通過的2020年度業績公告和2021年中期業績公告。8月30日上午,中國華融在京召開業績發布會。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徐勇力主持會議,公司全體領導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出席會議。會議介紹了2020年度和2021上半年公司整體經營成效及未來發展情況。中國華融股東代表、境內外大型投資機構、主流投行、評級機構、媒體及港股通投資者等150余名代表通過電話會議系統參加會議。
公司董事長王占峰在致辭中表示,2020年,面對前所未有的復雜形勢,中國華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落實“六穩”“六保”要求,深入肅清流毒,堅持回歸主業,加快業務轉型,充分發揮逆周期金融救助功能。主業轉型發展呈現積極進展,全年不良資產包收購規模超過1800億元,收購重組業務規模穩定,重點業務領域實現新突破,問題企業重組占比持續提升,有效發揮了救助性金融功能。市場化債轉股業務緊跟國家戰略優化布局,六成以上投向科技創新、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2021上半年,中國華融業績總體實現預期目標,各業務板塊經營狀況良好,業務轉型穩步推進,母公司、金融子公司板塊經營保持平穩。
但與此同時,原董事長賴小民任職期間激進經營造成的風險集中顯現。賴小民違規決定集團重大事項,越權越級插手具體項目,其個人及相關違紀違法人員不僅給公司造成直接損失,更嚴重的是污染了中國華融政治生態,帶壞了風氣,帶壞了隊伍。一些單位及人員上行下效,風險偏好激進,風險意識、合規意識淡漠甚至缺失,盲目投放,積聚了大量風險。賴小民案件發生前集團資產規模無序擴張,違規設立子公司,偏離主責主業。2017年末,集團期末合并口徑資產總額18702.6億元,較2014年末增長211%,非金子公司數量達到27家,較2014年末增加18家。境外業務擴張尤為突出,2015-2017年境外直管機構新增7家,國際業務資產總額由2015年末的604.51億元增至2017年末的2747.64億元,增長355%。2020年,中國華融全面審視評估經營資產風險,當期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對經營業績造成了重大影響,這是賴小民時期累積存量風險的集中體現,也是公司發展史上永遠要汲取的慘痛教訓。公司將痛定思痛,引以為戒,努力把教訓轉化為經驗和轉型攻堅動力。
王占峰指出,中國華融正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有效補充資本,提升風險抵補能力,鞏固可持續經營基礎。本次引戰增資,充分表明了投資者對中國華融、對不良資產行業未來發展的長期看好。新華融建設三年來,能夠取得這一階段性成果來之不易,這得益于上級有關部門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也取決于新華融建設以來公司基本面的改善和修復。三年來,公司新一屆管理層帶領全體員工不等不靠,迎難而上,付出了艱苦努力,實現穩定大局、穩定經營、穩定隊伍的同時,在化險瘦身、回歸主業、完善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結構性、趨勢性的變化,為本次引戰增資及后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創造了必要條件。
一是夯實了主業發展的基礎。2018-2020年中國華融累計收購不良資產包規模超過4300億元,始終保持市場領先,問題企業重組業務規模由2018年的128億元增至2020年的736億元,發揮了不良資產行業國家隊、主力軍作用。母公司始終保持穩健發展態勢和較強盈利能力,主業核心優勢不斷鞏固增強。不良資產主業收入占集團收入的比重,從2018年的60%大幅增長至2020年的79%,主業貢獻度大幅提升。2021年6月末,不良資產主業以集團50%左右的資產規模,貢獻了134%的稅前利潤,回歸主業成效顯著。二是夯實了資產質量的基礎。努力消化歷史包袱,制定存量風險化解方案,完善配套措施,多措并舉加快清收處置,截至2021年6月末,累計壓降風險資產敞口超過千億,同時嚴格控制新投放項目質量,公司整體資產質量持續改善。2018-2020年,公司共計提撥備超過1500億元,進一步夯實了資產價值,也為今后處置風險增厚了財務基礎。截至目前,非主業、無優勢的非金子公司調整基本完成,集團直管非金子公司由27家壓縮至11家,國際業務條線完成管理整合,金融牌照子公司布局優化進展順利,公司戰略發展路徑更加清晰。三是夯實了內部管理的基礎。完善公司治理,全面推進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健全治理結構。以遵從行業監管、尊重法人地位為原則,持續優化分、子公司管理。加強內控管理和合規建設,完善內審組織架構,健全關聯交易和內部交易審查。2018-2020年公司共立、改、廢制度900項,全面、科學、規范的新華融制度體系基本建立,未來轉型發展的基礎更加牢固。
王占峰表示,本次引戰增資,是中國華融高質量發展向縱深推進的重要起點。公司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聚焦發展戰略,集中優勢資源,做強不良資產主業,加快轉型步伐,持續風險攻堅,盤活存量資產,優化內部管理,提高發展質量,打造國內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和金融服務品牌。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中國華融有信心、有能力在新起點上,展現新面貌,實現新發展,堅定不移做強做精主業,堅定不移提高發展質量,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更好地回饋股東和廣大投資者。
公司總裁梁強在對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的具體展望中指出,2021年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復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和經濟結構的持續調整,不良資產市場供給將繼續保持高位,逆周期、跨周期、多元化、定制化的救助性金融服務需求增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處于重要的發展窗口期,中國華融不良資產主業發展前景可期,新形勢下面臨新的發展機遇。金融領域后疫情時期金融資產劣變風險加大,商業銀行不良認可標準趨嚴,不良資產市場供給保持充沛,市場收購價格有望保持合理水平;實體領域問題企業和問題資產呈現增長趨勢,債券違約、司法拍賣及破產重整、問題資產并購重組需求增加,業務機會大量出現;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加速調整,產能升級創造了主輔業分離、“四改一保”等新舊動能轉換的結構性機遇;不良資產監管政策空間進一步打開,年內試點可受讓單戶對公不良貸款和批量轉讓個人不良貸款政策已出臺并執行,允許信托業風險資產以打折等方式市場化進行處置,鼓勵參與中小銀行風險化解等業務,新的市場機遇不斷呈現。
梁強強調,中國華融將圍繞金融資管管理公司的功能定位,集中資源鞏固主業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不良資產行業國家隊、主力軍作用,積極發揮四大功能。一是發揮“問題資產處置”功能,以金融類和非金融類不良債權為切入口,從被動收包轉向主動組包,綜合運用債權轉讓、債務重組、資產證券化等手段,恢復問題資產的流動性,提升盈利水平,化解金融和實體領域的存量風險;二是發揮“問題項目盤活”功能,以具備修復價值的問題項目為突破口,綜合運用財務重組、資產重組、追加投資等手段,通過小股大債等方式,提升項目資產的配置水平和經營效率,化解問題項目金融債務,增厚實體經濟產出價值;三是發揮“問題企業重組”功能,以對問題企業債權債務關系梳理整合為起點,綜合運用債務重組、股權重組、債轉股、并購重組等業務手段,消除或減輕債務危機對問題企業生產經營的不利影響;四是發揮“危機機構救助”功能,立足國家戰略和重大金融風險防控要求,綜合采取托管清算、并購重組、引入第三方戰略投資者、破產重整等手段,開展實質性重組和金融救助,有效處置或盤活高風險或危機的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
2021年下半年,中國華融經營工作將繼續按照“轉型年、攻堅年”總體要求,一手抓主業轉型,一手抓風險攻堅,深化主業轉型創新,做精四項主營業務,優化資產、區域、客戶、行業布局,培育可持續發展的新增長動能。收購處置業務向收購主動化、處置多元化、管理精細化轉型;問題企業重組業務做優增量、提質擴面;流動性救助業務優化結構、規范開展;市場化債轉股業務做精做細、提升收益。
發布會上,公司副總裁王文杰就經營業績和財務情況作詳細分析說明,公司管理團隊與蒞會分析師、投資者及媒體就不良資產市場、集團發展戰略、主業發展方向、經營業績、引戰增資等問題進行了坦誠的溝通與交流,客觀務實,直面問題,向資本市場傳遞了中國華融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